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,是浙江工商大学最早成立的三个系之一,从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,现有本硕博三个培养层次。拥有4个本科专业:电子信息工程、通信工程、物联网工程、人工智能;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:信息与通信工程;3个二级学科:通信与信息系统、信号与信息处理和信息网络与安全;2个博士生专业:大数据统计、人工智能与金融工程。其中,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,信息与通信工程入选2021和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,所在的工程学科和计算机学科都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%。截至2024年底,各类在校生总数1180人,其中本科生817人、硕士生总计363人。
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工程系、通信工程系、人工智能系、物联网工程系和物理教研室等5个教学业务部门,设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、网络与通信技术实验中心、电子工程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等3个实验中心,包含60 余个实验室和研究室;设有网络与通信工程研究所、信号与信息技术研究所、人工智能研究所、物联网研究院、机器人研究院、系统控制建模研究院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,其中专任教师70人(含双肩挑)。教师队伍中有正高级职称(含教授、研究员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)23人、副高级职称(含副教授、副研究员、高级实验师)28人,博士及博士后67人,95%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。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、硕士生导师44人,国家级人才4人、省级人才10人、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。
学院教学附属设施齐全,拥有独立大楼,实验、科研和办公用房达12000余平米,其中教学实验室、科研实验室及科技竞赛实验室共49个,研究生学习用房18个,总面积5000余平米。实验仪器总资产7700 万元,资料室藏书 6 千余册、中外学术期刊30 余种。拥有6 个省部级及国际化科研与教学实验平台,包括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、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与业内知名企业共建10 余个校企合作实验室,采用同世界接轨的一流设备进行教学和科研。
学院在网络与通信技术、互联网技术、智能信息处理、量子信息处理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,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 项、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 项、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、浙江省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1 项;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、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领雁项目 1 项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4 项(含 1 项重点项目),获浙江省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、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一等奖等。发表一级论文234篇,论文被ESI、SCI、EI以及CPCI-S收录567篇,获授权发明专利384项,国家级项目立项57项。获得科研经费 13310.8万元,其中纵向课题经费6423.5万元。
学院大楼 校内位置图
学院大楼
学院大楼
学院教师合影